“站在風口上,豬也能飛起來”的時代,很多真石漆企業靠機會、機遇來獲得豐厚的資本積累。在經歷了真石漆行業“黃金十年”發展之后,真石漆曾經興盛的時光一去不復返了。真石漆企業要與“黃金時代”揮手再見了。
近10年來,我國真石漆的發展有下滑趨勢。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:首先是宏觀經濟調整導致汽車、船舶等工業制造業不景氣,進而影響到真石漆市場;其次,房地產市場低迷打壓了真石漆的消費需求;再次在環保標準不斷提高的當下,傳統真石漆市場受到冷遇;再次是真石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導致利潤不斷縮減;最后就是企業用工成本不斷提高。這些原因共同造成了真石漆市場的增速放緩,企業利潤下降。
面對各種壓力及不利因素,很多真石漆企業沒有反思還在不計成本的進行價格戰。可以說,眾多民族企業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口紅利所帶來的成本優勢。當前乃至未來的消費市場,是否依然可以通過簡單的低價位來撬動?
隨著消費者消費水平的提高,在市場供大于求以及品牌間優勝劣汰的影響下,未來的消費中,品牌效應所產生的影響將越來越大,以低價格作為賣點的小品牌在市場中根本難以找到生存的空間。另一方面,隨著市場飽和以及競爭加劇,真石漆市場特別是中低端真石漆市場,已經呈現出了“微利”的態勢。因此,在傳統的中低端真石漆市場,企業間的競爭也將從價格的競爭過渡到品牌的競爭。而在這一競爭環境下,缺乏技術支持與品牌效應的中小品牌很難與市場強勢品牌相抗衡。
專業人士表示:“真石漆行業正在慢慢走向成熟,企業利潤也在趨于合理,品牌競爭成為未來競爭點,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,肯定會伴隨行業的陣痛甚至是產業結構的調整。”而企業要想在產業調整中占有主動權,通過技術創新來切切實實提升產品品質,增加產品附加值,樹立自己的品牌,打造品牌文化內涵,只有這樣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。
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,鐵路、海洋、航空等領域所釋放出來的真石漆需求潛能不斷增加,新型城鎮化、棚戶去改造等,對產品性能特別是環保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這些,都要求企業進行產品的更新換代,向技術要效益。但這些依然不夠。我國真石漆企業必須擺脫傳統的發展思維,淡化人口紅利所帶來的價格優勢,從技術創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適應市場發展趨勢,依靠科技第一生產力,加大科研投入力度,搭建產學研的平臺,推進企業快速發展。
(編輯:zj)